平安!香港可有平安嗎?近期事態惡化,令人憂心,傷心,痛心!香港正處於最黑暗的時期,還會更黑暗嗎?不管多黑暗,神是使人有盼望的神(羅15:13),在祂裡面有光,而耶穌基督的教會也當興起發光(賽60:1-2)!
凡是愛香港的人,都願意為香港的創傷止血制疽。不同的肢體和堂會領受不同具體行動,為要療傷,我們應予祝福。現時危機未見過去,更大的災難隱隱約約,但更大的祝福也在預期中。
為此,我們要發動全港信徒進入一個月的禁食祈禱,叫災難越門而過,福氣澤及全城。
日期:2019年11月18日至12月18日,共31天,約四周半 形式:禁食祈禱,可全禁或輪班接力 1. 以家庭、小組/團契、教會為單位,推動信徒認領禁食時段。 2. 可選擇禁早餐、午餐或晚餐,或戒葷只吃素。
內容:將會撰寫禱告指引 第一周是教會合一:寬容合一,接納相愛,認罪悔改。 第二周是止痛療傷:饒恕和解,伸張公義,撫慰死傷。 第三周是社會平安:彼此聆聽,彌合矛盾,化解怨恨。 第四周是福音見證:驅趕黑暗,迎接耶穌,收割靈魂。 最後半周是為香港的命定得以成全。聚會:各區教會或網絡可自行舉辦禁食祈禱嚴肅會。
臉書:禱告指引及各區禁食祈禱嚴肅會消息將上載於「屬靈生命轉化運動」 https://www.facebook.com/LifeTransformationMovt/
教會裡各人對時局有不同的解讀,對政治有不同的立場,我們不強求看法一致,卻追求在聖經的目標上合一,而這目標就是神國降臨,平安歸予地上的人。讓我們藉禁食祈禱,刻苦己心,預備迎接和平之君主耶穌基督的臨格。
「全港為醫治這城禁食祈禱」發起單位:(排名不分先後,不斷更新)
國際王家服事團、神召會友愛堂、神召會喜信堂、中國播道會同福屯門堂、中華基督教會屯門堂、生命頌浸信會、竹園區神召會榮恩堂、基督教橄欖山福恩教會、後同盟、影音使團、創世電視、嶺南大學校牧處教牧同工、竹園區神召會、金巴崙長老會香港區會、國際四方福音會香港區會、香港伯特利教會恩光堂、香港基督教新曙光教會、中華基督教會天約堂、播道會山福堂。
二零一九年十一月十六日
屬靈生命轉化運動
「全港為醫治這城禁食祈禱」禱告指引①
主題:教會合一
方式:用經文禱讀,個人或小組禱告
11/18(星期一):寬容合一
經文:「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4:1-3)
許多人因政見不同而壁壘分明,形同陌路人,甚至口角動粗。信徒也可以有自己的政見,卻不可以將政見不同的肢體視作陌路人,排斥或斷交,以致不能合一。為此,我們需要竭力,放下自我,要以寬容的態度相待,以和平的方式交往。請為自己及眾肢體這方面的實踐祈禱。
11/19(星期二):寬容合一
經文:「我不但為這些人祈求,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祈求,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你父在我裡面,我在你裡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裡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來。」(約17:20-21)
當社會在撕裂,信徒就是合一,和而不同。合一不是大家一模一樣,乃是以基督為中心,以天國使命為目標,大家可以在一起事奉主。只要我們以基要真理為基礎,宗派的傳統及神學觀點的差異都不是破壞合一的障礙。教會合一,世人就更易信耶穌。請為眾宗派教會因著看重福音及在基督裡的關係而肯建構及維持合一的見證祈禱。
11/20(星期三):接納相愛
經文:「所以,你們要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使榮耀歸與神。」(羅15:7)
合一的條件是彼此接納,接納對方跟自己不一樣的地方。面對社會動盪,有人主張專心祈禱,也有人主張除祈禱外,亦要有具體行動。兩者做法不一樣,可能內心的託付不同,請予尊重和接納,避免論斷和非議。有時我們以為耶穌站在自己的立場,就不明白祂其實也很疼持相反立場的人。耶穌也曾造訪親政府的稅吏長撒該,住在他的家,引來非議。所以當神所做的出乎我們意料之外,我們也要接納。只要不違反聖經原則,我們都可彼此接納。請為信徒互為肢體,恩賜運用,各展所長來參與社會事務來代禱。
11/21(星期四):接納相愛
經文:「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5)
耶穌給門徒一條新命令,是叫門徒彼此相愛。在耶穌的門徒中,有親政府的稅吏馬太,也有反政府的奮銳黨西門,二人都能夠彼此相愛,我們更加可以了。社會撕裂多少影響了教會,有年輕人出走教會,也有信徒警務人員在教會受排擠或冷待。原來信徒彼此相愛是個見證,叫人認出我們是耶穌的門徒。如此,彼此相愛不是口號,而是行動。耶穌在十字架上成就救恩,為要廢掉冤仇。當社會對立產生仇恨時,請為信徒兩代禱告,不被仇恨擄掠,反要切實相愛。
11/22(星期五):認罪悔改
經文:「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5:16)
在末世,不法的事增多,為官的與平民都有犯法。香港的動盪發生了傷害別人生命及財產的事,甚至死亡。信徒在禱告中,若一味的指責,便是以義者自居,指責下去或會論斷也不自知。我們應認同社會及教會的罪,作認罪的禱告。禱告時要說「我們得罪神」,而不是說「他們犯罪了」。請操練認同式的認罪禱告,為政府、警方、暴力分子認罪代求。
11/23(星期六):認罪悔改
經文:「因為時候到了,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若是先從我們起首,那不信從神福音的人將有何等的結局呢?」(彼前4:17)
我們若要香港社會認罪悔改,教會首先要認罪悔改,因為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教會並不完美,我們不能伸出指頭指責別人,卻無視自己的虧欠:如言行不一、假冒為善、與罪妥協、心不聖潔、不肯饒恕、不傳福音。我們要除去別人眼中的刺,先要挪走自己眼中的樑木。請為自己及教會先行認罪祈禱。
屬靈生命轉化運動
「全港為醫治這城禁食祈禱」禱告指引②
主題:止痛療傷
方式:用經文禱讀,個人或小組禱告
11/24(星期日):饒恕和解
經文:「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太6:14-15)
基督信仰中論到救恩,核心思想是饒恕,就是神在基督裡赦免罪人。耶穌將神饒恕人,跟人要饒恕人,相提並論。香港社會的對立,是意識形態的衝突,在仇敵煽動下,從口角到動武,不只警民對抗,還有民眾鬥民眾,結果拖延日久,衝突加多,仇恨加深。當傷口還在疼痛時,當公義還未伸張時,講饒恕是很難的。耶穌遭出賣釘十字架,同樣是不公義,但祂向父神說:「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我們需要醫治和饒恕,有人需要先醫治後饒恕,也有人需要先饒恕後醫治。請為我們記仇不饒恕,及為官民積怨認罪禱告。願教會信徒效法耶穌無條件饒恕,也為社會能預備好條件去饒恕對立的一方祈禱。
11/25(星期一):饒恕和解
經文:「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到你們那裡去。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咒詛遍地。」(瑪4:5-6)
我們所傳和平的福音,是與神和好,跟人和睦。衝突導致撕裂,在家庭、教會及社會,兩代對立,甚至反目。饒恕是邁向和解的條件,長輩要先行一步。父親的心要轉向兒女(包括浪子),牧者的心要轉向弟兄姊妹(包括出走的),政府的心要轉向市民(包括下一代)。和解是雙方面的互動,長輩及有權柄的人要採取主動。仇敵挑撥離間,信徒之間也同樣反目,仍積蓄憤怒與仇恨,求主赦免。為長輩及有權柄的人能了解年輕人代禱。請為教會及信徒禱告,能實踐和示範和解,擔負以利亞的職事,促成社會和解。特別祝福政府管治團隊,邁向正確方向。
11/26(星期二):伸張公義
經文:「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摩5:24)
市民的怨氣在累積,因為看見社會種種不公平的現象,以及太多不公義的事例。市民指責警察過分暴力,選擇性執法;警察也指責市民使用暴力,不守法紀。不法的靈在各方煽惑,埋沒公平,藐視公義,令雙方疲累,偏激變本加厲。公平和公義是社會穩定的基石,解決香港的深層次矛盾要從這方面著手。請為以暴易暴,栽贓嫁禍,及一切不人道行為認罪祈禱。為青少年採取偏激及違法手段認罪祈禱。請為在上執政掌權的禱告,從特首到警隊,能秉公行義,持正不阿,挽回公眾的信心祈禱。
11/27(星期三):伸張公義
經文:「耶和華如此說:你們要施行公平和公義,拯救被搶奪的脫離欺壓人的手,不可虧負寄居的和孤兒寡婦,不可以強暴待他們,在這地方也不可流無辜人的血。」(耶22:3)
當社會邁向饒恕及和解,不表示對不公平和不公義的地方,視而不見。饒恕及和解的前設是伸張公義,這不等於清算和報復,而是為不義的個案,找出真相。大多數民意支持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這不是針對警方,而是各方都要查。社會矛盾加深,並危機加劇,皆因多次誤判,又多次錯過時機。犯錯是雙方的,但握有權柄的,責任更大。當我們要社會止痛療傷,公義必須伸張。請為受欺壓及遭強暴對待的人代禱,叫他們得醫治。請為有關方面能拿出勇氣,誠實面對責任禱告。請為受冤者禱告,願真相大白,為和解建立基礎。
11/28(星期四):撫慰死傷
經文:「耶和華說:你做了什麼事呢?你兄弟的血有聲音從地裡向我哀告。」(創4:10)
亞伯被該隱殺害,無辜人的血從地裡向神哀告。在暴力衝突中,違法者繩之以法是彰顯公義,但也有無辜的懷疑個案,其中涉及虐打及死亡。離奇的死亡個案,為何不召開死因庭去聆訊?請為無辜死傷者伸冤代禱。記念他們家人所受的傷痛及困境。
11/29(星期五):撫慰死傷
經文:「失喪的,我必尋找;被逐的,我必領回;受傷的,我必纏裹;有病的,我必醫治;只是肥的壯的,我必除滅,也要秉公牧養他們。」(結34:16)
在衝突中,警方施放催淚彈,數量之多,令人咋舌。催淚彈成分對環境及健康造成的後遺症,令人憂慮。報道說有前線記者、救傷人員及平民百姓受感染而患病,食物亦受污染。有關催淚彈化學成分對健康的影響,涉及公眾利益,政府有責任交待,以釋除疑慮。請為警方濫射催淚彈等各類武器,及激進分子投擲汽油彈及磚塊等行為認罪。請為市民大眾的健康禱告,也為政府正視市民憂慮代求。
11/30(星期六):撫慰死傷
經文:「來吧,我們歸向耶和華!他撕裂我們,也必醫治;他打傷我們,也必纏裹。」(何6:1)
受傷不只是一些個人,也是整整一代人;不只是身體殘缺,也是心靈受創。加害者未必悔改,受害者或投訴無門。社會動盪沒有贏家,各個持分者都承受損失和傷痛,經濟下行。少數人的失誤,數百萬人承受後果。派系鬥爭,大國博奕,香港成為磨心。我們的出路不能仰賴人,只能歸向神。請為整個城市認罪代求,尋求在主裡裹傷和醫治。陳同佳案是香港動盪的爆破點,他曾表示出獄後去台灣自首/投案,至今仍未成行。這一殺人案引發的政治風波,弄至今天數千人被捕,上千計離奇屍體發現。整件事牽連甚廣,遺禍極深,請為始作俑者認罪祈禱。也為此案背後的政治因素得到解決,有突破及公正審訊祈禱。
屬靈生命轉化運動
「全港為醫治這城禁食祈禱」禱告指引③
主題:社會平安
方式:用經文禱讀,個人或小組禱告
12/1(星期日):彼此聆聽
經文:「你父親使我們負重軛,做苦工,現在求你使我們做的苦工、負的重軛輕鬆些,我們就事奉你。」(王上12:4)
說明:
這是耶羅波安代表以色列會眾向剛即位的羅波安王所說的話,將先王所羅門晚年加諸在百姓身上重軛的苦況告訴王,要求減輕苦工。他們用和平及謙卑的方式,與王對話,態度仍是想事奉王。羅波安王聆聽了,可惜聽不進去,因他不了解事態嚴重。
禱告重點:
- 達至社會平安,先要彼此聆聽,就是要聽得進對方的話,了解雙方的看法,不了解會造成誤判。香港表達聲音的渠道多得很,政府和民間亦曾有對談會。請為雙方聽得進對方的話代禱。
- 百姓要求的不是免除重軛和苦工,而是「輕鬆些」,即減輕一點。羅波安可能聽漏了或想多了,完全收不到會眾的訴求。請為香港官民之間的對話,在聆聽時清除「聽漏了或想多了」的障礙代禱。
12/2(星期一):彼此聆聽
經文:「那同他長大的少年人說:這民對王說:你父親使我們負重軛,求你使我們輕鬆些。王要對他們如此說:我的小拇指頭比我父親的腰還粗。我父親使你們負重軛,我必使你們負更重的軛!我父親用鞭子責打你們,我要用蠍子鞭責打你們!」(王上12:10-11)
說明:
羅波安王聆聽的對象不只有會眾,還有宮中的老少官員。那些少年官員同樣不知民間疾苦,其獻策是變本加厲。他們所關注的是王的權威,所想到的是給被統治者一個下馬威。
禱告重點:
- 雙方在彼此聆聽時,會有許多雜音,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採納哪種意見在於內心的心理質素,是虛懷若谷,抑或不得冒犯。請為香港官民之間在彼此聆聽時的心理質素代禱。
- 羅波安王身邊的少年人是他的同輩,同輩的影響力是一股無形的壓力。羅波安王聆聽的不只是以色列的會眾,還有他的同輩。同輩的影響力可能令他無法摸清會眾的意思,反而將焦點轉移到他的「自我」(ego)。請為掌權者及其同儕的心靈代禱。
12/3(星期二):彌合矛盾
經文:「老年人對他說:現在王若服事這民如僕人,用好話回答他們,他們就永遠作王的僕人。」(王上12:7)
說明:
羅波安王宮廷中的老年人,親身經歷了所羅門王晚年的苛政,知道事態嚴重。老年人的建議是疏導民怨,而非高壓統治。他們勸王在管治時要有服事的心態,看自己如僕人。彌合矛盾的出發點是統治者有公僕的心態,尊重民意,才能贏取民心。
禱告重點:
- 老年人獻議是針對羅波安王的自我(ego),教他「服事這民如僕人」,就是放下身段,這樣人民「就永遠作王的僕人」。這就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雙方有互作僕人的社會契約,為香港官民之間能邁向這目標來彌合矛盾禱告。
- 老年人建議羅波安王「用好話回答他們」,這就是疏導民怨。為香港政府在彌合矛盾的目標下懂得疏導民怨禱告,也為民眾懂得適切回應代求。
12/4(星期三):彌合矛盾
經文:「於是以色列的長老都來到希伯崙見大衛王,大衛在希伯崙耶和華面前與他們立約,他們就膏大衛作以色列的王。」(撒下5:3)「以色列眾民見王不依從他們,就對王說:我們與大衛有什麼分兒呢?與耶西的兒子並沒有關涉。以色列人哪,各回各家去吧!大衛家啊,自己顧自己吧!於是,以色列人都回自己家裡去了,」(王上12:16)
說明:
大衛本來在希伯崙作猶大王,後來經由立約作全以色列的王。如今到第三代羅波安作王,由於漠視民意,導致官逼民反,十個支派便獨立出來。
禱告重點:
- 大衛經由立約作全以色列的王,若世世代代守約,國家便可維持統一。因此香港社會要彌合矛盾,請為有關方面守約代禱。
- 以色列人說:「我們與大衛有什麼分兒呢?與耶西的兒子並沒有關涉」,這代表身分認同危機。神的原意是要以色列統一,分裂與獨立是人違約的惡果。香港也有身分認同危機,若要彌合矛盾,請為香港人的身分認同危機得到解決代禱。
12/5(星期四):化解怨恨
經文:「羅波安與耶羅波安時常爭戰。」(王上14:30)
說明:
大衛家羅波安統治的國家是南方的猶大,獨立出來的十個支派是北方的以色列國,由耶羅波安作王統治。在他們統治下,南北兩國時常爭戰。
禱告重點:
- 兩方時常爭戰是叫舊恨添加新仇,因此要化解怨恨,必須停戰。香港社會若要化解怨恨,各方要避免做出激發矛盾和衝突的舉動。請為官民雙方肯休戰祈禱,及停止任何會挑動對方的舉措禱告。
- 除了避免舊恨上添加新仇外,要為官民雙方肯釋出善意祈禱,就是有和解及消除怨恨的行動。
12/6(星期五):化解怨恨
經文:「亞哈見了以利亞,便說:使以色列遭災的就是你嗎?以利亞說:使以色列遭災的不是我,乃是你和你父家;因為你們離棄耶和華的誡命,去隨從巴力。」(王上18:17-18)
說明:
亞哈娶了耶洗別,引入巴力崇拜,使以色列陷在罪中。神的懲罰是經由以利亞叫天不降雨,令以色列經歷了三年多的旱災。當亞哈見了以利亞,便將旱災的責任歸咎於他,絲毫不覺得是自己的錯,這是以果為因的顛倒邏輯。
禱告重點:
- 官民雙方都有做對和做錯的地方,要化解怨恨,就要各自承擔責任。請為各方有承擔責任的勇氣代禱,以致不諉過於人,不會以果為因。
- 「亞哈見了以利亞」,神的僕人有機會跟統治者見面對話。請為神的僕人有機會跟政府首長見面,進行有益的對話代禱。願此等會面帶出和睦,化解怨恨,不會忠言逆耳。
12/7(星期六):化解怨恨
經文:「於是託亞哈的名寫信,用王的印印上,送給那些與拿伯同城居住的長老貴冑。信上寫著說:你們當宣告禁食,叫拿伯坐在民間的高位上,又叫兩個匪徒坐在拿伯對面,作見證告他說:你謗瀆神和王了;隨後就把他拉出去用石頭打死。」(王上21:8-10)
說明:
亞哈貪圖拿伯的葡萄園,耶洗別出詭計,利用司法系統誣告拿伯,置他於死地,奪取他的葡萄園。
禱告重點:
- 公義要彰顯才能化解怨恨。請為香港的司法系統能維持獨立運作、不偏不倚判案祈禱。
- 請為握有權力的人代禱,叫公權力不會被誤用。願依法使用公權力可促進怨恨的化解。
屬靈生命轉化運動
「全港為醫治這城禁食祈禱」禱告指引④
主題:福音見證
方式:用經文禱讀,個人或小組禱告
12/8(星期日):驅趕黑暗
經文:「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原文作摔跤;下同),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弗6:12)
說明:
保羅明言,我們的爭戰是屬靈的,不是屬血氣的。因此,我們真正的敵人是撒但及邪靈,不是政府,更不是與我們政見及立場不一樣的人。「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都是靈界的邪惡勢力,影響著城市及人心。
禱告重點:
- 辨認真正的敵人是誰,不是政府或政黨的人,也不藍色或黃色陣營的人,而是「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弗4:31),不只在對方當中,或許也在自己裡面。請為此認罪,奉主耶穌的名切斷一切連繫並加以捆綁,也要釋放恩慈、憐憫,並互相饒恕。
- 對社會事情大家總會有不同的看法,政見不同而談不攏是正常的,也無須強求一致。為大家學習對事不對人、立場雖迥異卻不傷關係代禱。
12/9(星期一):驅趕黑暗
經文:「因為我們雖然在血氣中行事,卻不憑著血氣爭戰。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林後10:3-5)
說明:
我們的爭戰是屬靈的,所以政治的對錯可以明辨,卻無須兵戎相見。因為真正的問題是人內心的堅固營壘,使人自高,不一定越辯越明。我們的目標攻破心思營壘,奪回心意,順服基督。
禱告重點:
- 請宣告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但4:17),神有權廢王和立王(但2:21)。請為香港管治官員祈禱,辨識其堅固營壘是甚麼,在此認罪並加以捆綁代禱。
- 為影響著香港的各個勢力作爭戰禱告,為要攻破各樣的計謀,推倒一切自高之事。要「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這就是願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叫神的旨意在人各樣主義之上。
12/10(星期二):迎接耶穌
經文:「第七位天使吹號,天上就有大聲音說: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他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啟11:15)
說明:
聖經的世界觀不是天與地永遠對立,而是神國降臨在地上。耶穌的救恩是贖回一切失喪的(路19:10),包括城市和國家。耶穌再來要作王,不只是以色列的王,也是全地萬國的王。
禱告重點:
- 請宣告我主和主基督的國臨到香港以及中國,祂是「和平之君」(賽9:6)。
- 為香港轉化祈禱,叫聖經的屬靈文化成為社會各範疇和領域的文化,也叫基督掌權在其中。也為香港政府官員和市民的心靈更新而變化禱告,叫他們的心意順服基督。
12/11(星期三):迎接耶穌
經文:「耶和華啊,求你拯救!耶和華啊,求你使我們亨通!奉耶和華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我們從耶和華的殿中為你們祝福!」(詩118:25-26)
說明:
「耶和華啊,求你拯救!」就是和散那。「奉耶和華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就是歡迎耶穌。當年耶穌進入耶路撒冷,群眾是這樣歡迎祂的。願香港歡迎耶穌進來。
禱告重點:
- 當城市還未曉得歡迎耶穌作王,教會先要歡迎耶穌。若教會和信徒因政見不同而互相排斥和仇視,就是沒有以耶穌為王,因為我們拒絕祂所愛和救贖的。請為教會認真以基督為元首並肢體間彼此接納代禱。
- 「我們從耶和華的殿中為你們祝福!」,教會的角色是祝福平安,而非咒詛。若對方不配祝福,祝福便歸我們(路10:6)。耶穌是和平之君,教會的責任是使人和睦(太5:9),請為教會能以基督使者的身分祝福城市代禱。
12/12(星期四):收割靈魂
經文:「你們豈不說『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嗎?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原文作發白),可以收割了。」(約4:35)
說明:
門徒認為收割的時候未到,耶穌卻指出莊稼已經熟了。香港當前的議題是政治,或許信徒以為人心躁動,沒有心情聽福音。但是,社會不安往往是佈道最佳時機,反而安逸環境令人心剛硬。
禱告重點:
- 青年是這次社會運動的主角,他們心靈上都有很大的需要,求主幫助教會能得著年輕的一代。請為即將臨到的靈魂大收割祈禱,求復興臨到香港,教會也準備好城市歸主。
- 為新一屆區議員代禱,為他們得著救恩祈禱,也為他們與教會連結代求。
12/13(星期五):收割靈魂
經文:「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9-20)
說明:
耶穌給教會大使命,當中的萬民是指列國,所以不只人要作耶穌的門徒,國家也要。換句話,教會要門訓國家。國家的含意除政府外,也包括職場。
禱告重點:
- 請為教會有負擔去轉化社會及門訓政府及職場人士代禱。
- 耶穌說:「你們要去」,所以教會要主動門訓國家或城市。請為香港教會的主動性禱告,要有策略及恩寵去門訓本地及外地的政府及職場。
12/14(星期六):收割靈魂
經文:「這事以後,主又設立七十個人,差遣他們兩個兩個的在他前面,往自己所要到的各城各地方去,就對他們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路10:1-2)「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因為無論在那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太18:19-20)
說明:
耶穌設計的出擊團隊是二人一組,七十個人就有三十五組。兩個人同心合意祈求就蒙應允,兩三個人就是教會,可將福音傳開,將天國文化散播。
禱告重點:
- 請為香港每個選區教會能與區議員合作關心社區祈禱。教會與區議員共同關心區內需要,教會自己也常為區內守望禱告,祈求轉化。
- 兩人一組,兩至三間教會的成為合作團隊,請為這些團隊代禱,各組往各區域去,祈禱祝福社區平安,又「要醫治那城裡的病人,對他們說:神的國臨近你們了。」(路10:9)
屬靈生命轉化運動
「全港為醫治這城禁食祈禱」禱告指引⑤
主題:香港命定
方式:用經文禱讀,個人或小組禱告
12/15(星期日):胸懷普世
經文:「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
說明:
耶穌給教會的傳福音大使命,範圍涵蓋全世界,即跨地域及跨文化。宣教的次序是由近到遠,從自己的文化到其他民族的文化。耶穌宣教的視野是普世的,所以教會也當有普世的眼光,不要一直停留在本族及自己的文化。
禱告重點:
- 香港是個華人社會,而華人又分布全世界。除了中、港、台、澳外,華人在其他國家都是少數民族,卻懂當地語言。為香港教會能差派宣教士,去到世界角落的華人中佈道,能得著當地華人,透過他們再得著當地未得之民。
- 為香港教會的宣教事工能從唐人街向外擴展禱告,因為許多國家對華人有好感。為香港信徒有普世宣教視野及負擔代禱。
12/16(星期一):差傳城市
經文:「在安提阿的教會中,有幾位先知和教師,就是巴拿巴……並掃羅。他們事奉主、禁食的時候,聖靈說:要為我分派巴拿巴和掃羅,去做我召他們所做的工。於是禁食禱告,按手在他們頭上,就打發他們去了。」(徒13:1-3)
說明:
安提阿教會由猶太和外邦信徒組成,有猶太人和外邦人的文化。第一隊宣教團隊由巴拿巴、掃羅及馬可組成,由教會差出,從安提阿出發去居比路,就是保羅第一次宣教旅程,將福音傳給外邦人。安提阿因著當地教會,成為一個差傳城市。
禱告重點:
- 香港是個中西文化匯聚的城市,教育發達,具國際視野,許多人能操兩文三語,即中文和英文,及粵語、國語及英語。加上資訊流通,容易掌握世界脈搏。請為香港教會提升差傳意識祈禱,關心海外未得之民。
- 香港一個城市就有二十間以上的神學院及聖經學院。為各院校能加強差傳教育、訓練宣教士祈禱。又願神興起更多祂的工人,去收割主的莊稼。
12/17(星期二):門戶城市
經文:「耶穌聽見約翰下了監,就退到加利利去;後又離開拿撒勒,往迦百農去,就住在那裡。那地方靠海,在西布倫和拿弗他利的邊界上。」(太4:12-13)
說明:
耶穌選擇加利利來開始祂的事工,祂以迦百農為基地,因為那裡附近是交通要道,往來出入的人甚多,人心較易向福音敞開。香港位於南中國沿海,是金融及航運中心,是個門戶城市。北面是中、日、韓等國,南面有東南亞諸國,西面通南亞及中東,東面向著太平洋及北美的西岸。香港不只是經濟重鎮,也具宣教策略地位。
禱告重點:
- 香港有為數不少的外籍人士,他們在本國未必有自由聽福音,如今住在香港,有信仰自由。為香港教會能向少數族裔佈道祈禱,能做好本地的跨文化事工代求。
- 華人教會領受把福音傳回耶路撒冷的異象,為香港教會有分於這異象祈禱。在傳回耶路撒冷的沿途,都是印度教徒、穆斯林和猶太教徒,請為這些族群代禱,求神開傳道的門,也為香港教會禱告,叫宣教大軍向四方進發。
12/18(星期三):獨特身分
經文:「千夫長就來問保羅說:你告訴我,你是羅馬人嗎?保羅說:是。」(徒22:27)
說明:
保羅是猶太人,又是羅馬公民。香港是國際城市,一些人擁有雙重國籍,提供了在外地的保護和方便。香港享有獨立關稅區的地位,有別於內地城市,擁有一國兩制的優勢。願香港教會利用香港的獨特身分,大大興旺宣教事工。
禱告重點:
- 為香港一國兩制和獨立關稅區的地位得以保存代禱,叫香港的命定能發揮作用,有利教會的宣教事工發展。
- 在英治時代出生的人都有英籍,可擁有英國海外公民護照。為一切擁有多本護照的肢體祝福禱告,如保羅一樣,在宣教事奉上為主所用。